寶寶喜歡敲敲打打、又愛咬玩具?

你注意到了嗎?寶寶現在拿東西,已不再像從前用整個手掌去抓,而是會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小東西撿起來。這時,寶寶的手部抓握技巧又進入另一個階段了。
10個月大以後,寶寶的小肌肉發展更加成熟,可以撿拾起小東西,所以,當寶寶在地上爬時,你會發現他常常會撿到一些小東西,並順勢的將他放入口中,因此,這個時候非常需要注意家中地板的清潔,更要留意玩具的安全問題,避免孩子將危險、小的東西吃進肚裡。
由於寶寶抓握能力更好了,他很喜歡玩些敲敲打打的遊戲,所以,可以購買一些適合這年齡寶寶使用的敲擊玩具、手握積木,都有助於寶寶學習控制自己的小肌肉,一邊探索新奇的世界,請給予支持,不要過度限制!
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瓶瓶罐罐,讓寶寶在遊戲過程中熟悉「拿出再放入」的技巧,這個動作可以訓練抓握技巧,還可以示範將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,鼓勵他模仿練習,這些都是日後孩子玩玩具時重要的手部能力。

 
 
  我會自己玩~我就是想要這樣玩嘛!  
 
     九個月大的小隆,坐在自己的嬰兒床上,專注地抓著他的波浪鼓敲嬰兒床,敲了一陣子後,又不死心地將波浪鼓放進嘴巴裡咬了咬,彷彿想把波浪鼓剝個乾淨才甘願...。過了好一陣子,小隆又拿起床上扮家家酒用的杯子,再次將杯子敲打與啃咬一番。旁邊的媽媽忍不住笑著想:「小隆果然還是小寶寶,連玩玩具的方法都 一樣,一直重複著相同的動作。」

我有特異功能
  媽媽的想法沒有錯,不只是小隆,九個月左右的寶寶,幾乎都是這樣折騰玩具的,不過,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表現呢?因為,這時期的寶寶,小肌肉的發展漸漸完備,開始練習將自己的大拇指,努力與另外四根手指頭好好合作,而能抓起物品。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,此時期的寶寶不只是單純地亂抓、亂玩而已,九個月的寶寶,已經開始有「意圖」地去玩玩具了;亦即寶寶開始了解,當自己把玩具重複敲敲打打的時候,就會出現一些有趣的事情,例如:會聽到特別的聲音。

  除此之外,寶寶突然發現自己是個具有特異功能的天才,並且認為自己的敲打與啃咬,將使環境有一些奇妙的變化。這樣的發現,讓他覺得很開心,而不斷地重複這樣的驚喜。更有趣的是,九個月大的寶寶,會以為自己的特異功能只能用某些特定的方式(例如:敲打或啃咬)才能發功,所以當他們想要玩具發出特 殊的效果時,通常就會像小隆一樣,對不同的玩具重複的又敲又咬。

我有實驗精神
  滿一足歲的孩子就不一樣了,這時候的孩子,看到一個新玩具的時候,不再只是單純地敲打或啃咬,相反地,他會謹慎地先把玩具看一看、摸一摸,有時候稍微咬一咬、敲一敲,或用手指戳看看,儼然就像剛開始做研究的新手科學家。尤其當他面對新奇的玩具時,為了想趕快了解這個玩具,就會嘗試各種可能的玩 法。皮亞傑指出,一歲左右的寶寶,不再只是單純地想玩就玩,而是開始去記住自己的那些玩法,會使這個玩具有不同的反應,就像科學家一樣,進一步預測他的實 驗結果。
  
  在大人眼中,一歲以前的寶寶玩玩具,似乎有點無厘頭,因為他們總是對玩具翻來覆去,老是不按照規矩來,卻仍然可以玩得很專心,也很開心。這是因為,寶寶雖然無法對於如何正確的玩玩具有充分的了解,卻能用自己當時的能力去探索玩具,並從中發現許多的驚奇,也藉由這些驚奇,讓自己更充分地感受自己與環境的關係。因此,大人對於此時期寶寶的玩具,並不需要挑選太過複雜的設計,只需提供可以刺激寶寶聽覺、視覺或觸覺的感官性玩具,讓他們可以在敲、打、 捏、咬的時候,獲得有不同的發現與樂趣,增加不同的體驗,相信就能讓寶寶有個有趣的玩具童年。

孩子喜歡把東西丟來丟去,怎麼辦?
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,故意把東西拿起、丟下,這大約是九個月到十二個月大孩子的共同特徵,所以您孩子所出現的行為應是段過渡期。
事實上,拿起物品丟來丟去的連續動作,不僅是大小肌肉的控制和運作,也是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。
所以面對孩子丟東西的行為,是需要先把不能丟的東西拿開,以免造成破壞或危險,也可以進行扮演「你丟我撿」的遊戲,設計一些活動讓孩子有目標的丟,訓練他的大小肌肉及視覺判斷與動作協調的能力。
此外,除了「你丟我撿」之外,還可以教孩子運用身體的移動去將丟下的東西拾起,以養成喜歡收拾玩具的好習慣。
arrow
arrow

    Franki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